工伤伤残鉴定标准如何评估(五大等级标准)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工伤事故造成的伤残程度进行科学评估的依据。本文整理了工伤伤残鉴定五大等级标准,希望有所帮助。
工伤伤残五大等级标准:
一级伤残:
1、极重度智能损伤;
2、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
3、颈4以上截瘫,肌力≤2级;等等。
二级伤残:
1、重度智能损伤;
2、三肢瘫肌力3级;
3、偏瘫肌力≤2级;等等。
三级伤残:
1、精神病性症状表现为危险或冲动行为者;
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
3、重度癫痫;等等。
四级伤残:
1、中度智能损伤;
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社交能力者;
3、单肢瘫肌力≤2级;等等。
五级伤残:
1、癫痛中度;
2、四肢瘫肌力4级;
3、单肢瘫肌力3级;等等。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的分类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一般分为综合鉴定和具体部位鉴定两类:
综合鉴定:综合鉴定是对全身伤残程度进行评估,一般采用《工伤职工伤残程度鉴定与评定标准》进行评估,根据工伤事故造成的损伤程度,划分为一级至十级,其中一级为最轻微的伤残,十级为最重度的伤残。
工伤伤残鉴定的程序
工伤伤残鉴定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申请鉴定:劳动者或其家属在工伤发生后,提出工伤伤残鉴定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工伤事故报告、医院诊断证明等。鉴定委托:劳动者或其家属的申请受理后,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资料收集:鉴定机构将收集劳动者的相关医疗记录、诊断报告和工伤事故相关材料。
专家评审:鉴定机构将由专业医学和职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案件进行评审,对伤残程度进行科学评估。
鉴定报告:鉴定机构根据评审结果,编制工伤伤残鉴定报告,明确伤残程度和相应等级。
鉴定结果通知:鉴定机构将鉴定结果通知劳动者及相关劳动保障部门,并作为工伤赔偿和医疗保障的依据。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